借助丝博会东风,9月22日,由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榆林市人民政府驻西安联络中心、西安市榆林商会、西安市横山商会、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共同承办的“新质生产力助推榆林产业发展暨驻陕商会企业家对接交流活动”在西安召开,省内外各商协会及企业代表16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企业发展,共谋榆林未来。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扬在致辞中指出,榆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全球荒漠化治理典范,是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中心城市。2023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091.44亿元,成为首个突破7000亿元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杨扬表示,榆林地理位置独特,在中国几何版图上承东启西,在中俄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天然区位优势,同时,榆林是中国四大煤化工基地中最靠近东南市场的城市,也为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榆林产业基础雄厚,生产有中国10%的一次能源,由此衍生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榆林发展势头迅猛,从1998年被批准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到现在累计实施的重点能源项目有185个,2023年获批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更促进了榆林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榆林的多能融合、低碳化路径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榆林人文环境淳朴,自古以来多民族融合,包容性强,榆林人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榆林自然风光独特,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接,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汇,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希望通过驻陕商会企业家对接交流会,搭建起更加宽阔的桥梁,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更多人和企业到榆林观光、投资。
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张勇敢强调,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对于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陕西省工商联一直致力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工商联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助力企业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会上,榆林市发改委为与会企业详细阐述了榆林市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西安市榆林商会、陕西省黑龙江商会、西安市福建漳州商会会长分别介绍了商会及会员企业产业布局、两地发展交流情况,并期待携手开创更美好的未来。陕西省品牌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从资源、产品影响力、特色文旅、特色农产品、特色活动等方面推介了榆林品牌,展示了城市形象。
会议现场,西安一泥科技有限公司与神木市融昊煤业有限公司签约了合作项目;市政府驻西安联络中心与陕西凯东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榆林国贸城市生活体验有限公司签约了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市政府驻西安联络中心与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签约了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协议 ;市政府驻西安联络中心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签约了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北大数字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曹和平发表了“新质生产力与数字一、二、三次产业群起步期建设榆林三议”的主题演讲,赢得了现场嘉宾的共鸣,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会后,与会嘉宾前往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调研参观了企业发展历程及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情况。前往三一西安产业园调研参观了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建筑机器人零部件加工以及建筑机器人总装等智能零部件生产线。实地走访了解新质生产力推动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